close

15.jpg    「公益型企業」是國內一家上櫃公司-順發電腦在2010提出一個公益的新概念,建立一個「消費就是做公益」的平台,而且提撥20%淨利,幫助國內的弱勢兒童,其他的企業一般可以拿出2%,就可以他鼓掌加油了,順發拿20%,馬總統應該要親自接見為何有如此的企業?重點是拿自己錢,而不像其他企業是靠募款的方式!在這次紅十字會的事件當中,相信筆者如此強烈的提出捐款透明的重要性,加上媒體的報導,國人對於做公益也應該都能學習到,捐款之前要先作功課,才能讓愛心不被浪費。

  

  筆者對於企業社會責任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, CSR)的涉略僅有3-4年,目前也在博士班進修當中,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期刊論文也有4篇獲得SCI的Accept,但「公益型企業」對我來說還真是個陌生的名詞,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去Google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,在了解這樣的理念之後,我只能說這個理念很簡單,但不容易,但假如這樣的理念有更多人的支持和參與,對社會的貢獻一定可以產生一股很大的力量。

 

  企業唯一的使命就是「獲利」,「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」在國外的企業已經是一個極為普遍的概念,所以除了企業本身的獲利能力之外,對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,也是被投資者列為一個極為重要的評量指標,企業社會責任在歐美國家,已經是一個企業必然要參與的行動,所以社會也就能達到積砂成塔的力量,除了政府的稅收,再加上企業提撥的金額,對社會問題的解決,必然能有較多的資源去改善社會問題,而與台灣相較之下,我們確實是有很的進步空間,而且是要靠我們的力量去推動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參與。


 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公益型企業的這個心得,是筆者目前看到台灣大大小小的企業在做公益的方式,心中有一份很深的感慨,到底這些企業做了這麼多的公益活動,社會有多少人可以「受惠」?如果直接講說,除了天災之外,僅能看到的是企業發起「一日捐」的活動,且大肆的去報導捐了多少錢。而除此之外,在一般風調雨順的時候?我想大多數「公益活動」應該都是以提昇企業形象為主,也就是先利己,再利人!CSR所面對的議題很廣,社會公益只是其中之一,對於弱勢族群這一塊參與的企業少之又少,而在我看到企業可以如此承諾20%高比例的捐款,順發到目前這篇文寫作之前,應該是第一家,也是全球的第一家。


  「消費就是做公益」企業捐出20%的淨利,無論盈虧保證最低捐款,還保證買貴退差價!我上網GOOGLE了一下資料,短短的1年半,順發捐了4690萬元,而如果以筆者之前發表「台灣人捐款的動向」文章去換算,順發就占了1%,那是不是意謂者,有更多的企業參與,解決社會的問題不就能有更多的資源了嗎。如同政治選舉般,選票在我們的手中,我們用選票去支持努力做事的候選人,換言之,當我們要買的東西一樣,價格一樣,而且不需要額外的付出,就能對社會注入一股力量,那錢在我們的口袋,我們是不是也就可以用消費的選擇權,去支持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,用這樣的力量去迫使其他企業也必須要跟進這樣的作法!


  大家一起「行銷公益」,協助宣傳或提出任何對能對社會有幫助的作法,不也是一種公益的付出,一種不多花錢也能做公益的一種方式嗎!而讓更多公益型企業的誕生,如果可以透過這篇文章,讓更多人知道這樣的概念,為什麼你不參加!


  企業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的道理,很多人知道,但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迫使對社會沒有回饋的企業必須要加入,公益型企業提出的五個具體的承諾,「簡單但卻不平凡,容易但需要你的參與」,如果有更多消費者的的支持與推動,以順發提出的理念,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迫使企業必須要回饋社會的方法,用消費的力量去支持對社會回饋有成效的企業,讓他能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回饋社會,做公益不用多花一毛錢,做公益沒有門檻,每個人都可以加入,那我們每天生活上所付出的費用,每一筆消費都能轉化成對社會的付出力量!再加上財務透明,專業分工,我相信建立一個溫暖的公益社會,真的近在咫尺,你願意參加嗎!

 

順發3C對「公益型企業」,賦予了幾個明確的要件:


第一 提供消費就是做公益的機制
第二 保證「買貴退差價」,讓您不多花一毛錢就能做公益
第三 至少捐出盈餘的20%從事公益
第四 無論盈虧,保證每年至少以每股稅後盈餘1元捐贈
第五 合法經營,財務公開、透明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行銷公益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